中公圖書|中公網校|申論批改|1對1輔導|考練通|移動自習室|中公題庫
職位檢索|免費試聽|在線練習|考試題庫|公考社區|在線問答
學習平臺: 行測備考|申論備考|面試備考|公共基礎|申論熱點|面試熱點|時事政治
赤峰中公教育(www.842095.tw)為考生整理2019國家電網校園招聘考試試題每日一練,歡迎各位考生收藏網站每日練習。本站為考生提供內蒙古國企校園招聘考試信息、備考指導、閱讀資料、練習題庫等。
2019國家電網校園招聘考試試題:法學類每日一練(1)
21.西方法律格言說:“任何人不得因為自己的錯誤而獲得利益。”關于這個格言的理解,下列哪一選項是錯誤的?
A.錯誤不是構成合法利益的前提
B.任何時候,行為人只要沒有錯誤,就應獲得利益
C.任何人只要行為正確,其利益就應得到保護
D.利益的獲得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行為的正確與錯誤
22.下列關于法律與道德關系的表述中,錯誤的是:
A.法律與道德都是社會規范的范疇,均具有規范性
B.法律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而道德主要社會輿論和內心自律得以實施
C.違法行為一定是違反道德的,但違反道德的行為不一定違法
D.法律和道德可以相互促進
23.下列關于法律規則和法律條文關系的表述,正確的是:
A.一個法律條文就是一個法律規則
B.一個法律規則只能由一個法律條文表達
C.一個法律規則可以不同規范性文件的不同條文表達
D.法律規則的某些要素必須在法律條文的表達中予以省略
24.《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232條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據此,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該法律條文中的行為模式為“勿為”
B.該法律條文所載內容屬于確定性規則
C.《刑法》生效后發生的故意殺人案,應當依此條文裁判
D.該法律條文中刑罰的排序意在對故意殺人行為依法優先適用較重刑罰
2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法是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產物
B.我國憲法中的“四項基本原則”屬于公理性原則
C.法律原則不可以直接成為法官的裁判依據
D.一個完整的法律規則由假定條件與法律后果組成
答案見下頁
1 2
免責聲明:本站所提供試題均來源于網友提供或網絡搜集,由本站編輯整理,僅供個人研究、交流學習使用,不涉及商業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系本站管理員予以更改或刪除